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膀胱癌

膀胱癌术后低烧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膀胱癌术后低烧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膀胱癌术后发热是比较笼统的话题,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状态来进行鉴别。比如说做的是什么手术?是保留膀胱的手术,还是把膀胱都切了的大手术?如果是保留膀胱的手术,经尿道的手术,最常见的引起发热的原因还是感染,膀胱里边局部的感染。通过上医院查尿常规,做一些尿培养相关的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来控制感染和体温。如果是做了根治性的膀胱全切加上尿路改道这种大手术的话,相对来讲手术的创伤会比较大,术后如果是以低热的状态37度5以下,认为是术后正常的反应,吸收热,但是如果说超过了温度,就需要上医院来进行一些仔细的排查,看看有没有一些术后的感染或者梗阻等等这些原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膀胱癌灌注后发烧怎么办

膀胱癌灌注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水量、暂停灌注治疗、使用退热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膀胱癌灌注后发烧可能与药物反应、感染、灌注操作刺激、免疫力下降、肿瘤热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选择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额头,单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物理降温期间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升高或伴随寒战须停止操作。

2、调整饮水量

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2000-3000毫升,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大量排尿有助于降低膀胱内药物浓度,减少化学性刺激。但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入量,避免加重脏器负担。排尿时观察尿液颜色,出现明显血尿需记录尿量变化。

3、暂停灌注治疗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反复低热时应暂停灌注。化疗药物如卡介苗、丝裂霉素等可能引发药物热,需待体温正常3天后再评估是否继续治疗。灌注导管留置期间发热需排查导管相关性感染,必要时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4、使用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较安全的退热选择,胃肠道反应较小。布洛芬胶囊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膀胱灌注后1周内慎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禁用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所有退热药物均需间隔4-6小时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3天无效应就医。

5、及时就医

发热伴随畏寒、腰痛、尿频尿急需警惕急性肾盂肾炎。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⁹/L时提示骨髓抑制。影像学检查可鉴别是否存在膀胱穿孔或腹膜后脓肿。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膀胱癌灌注后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清洗2次并更换纯棉内裤。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搭配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监测体温应选择同一部位测量,腋温需擦干汗液后测量5分钟。记录发热时间与灌注药物的间隔天数,复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热规律。出现意识模糊、持续高热不退等危重表现时须立即急诊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