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小儿中暑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环境、药物辅助等方式处理。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丢失、体温调节障碍、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立即将患儿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使用冰水或酒精,防止寒战加重体温波动。
2、补充水分少量多次喂服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家长需观察排尿情况,6小时内无排尿需就医。禁止一次性大量饮水。
3、调整环境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至26℃以下。家长需避免包裹过多衣物,选择透气棉质布料。
4、药物辅助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藿香正气水等药物。禁止自行使用退热栓或抗生素。
夏季外出避开高温时段,随身携带遮阳帽和饮水。如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须立即送医。
牙齿出血可能提示牙龈炎、牙周炎、血液系统疾病或维生素缺乏症,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1、牙龈炎牙菌斑刺激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表现为刷牙时渗血。可通过超声波洁牙清除牙结石,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帕依固龈液等药物消炎。
2、牙周炎牙龈炎进展形成牙周袋,伴随牙齿松动和口臭。需进行龈下刮治,必要时使用甲硝唑片、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感染。
3、血液疾病白血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自发性牙龈出血,常伴有皮肤瘀斑。需完善血常规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4、营养缺乏长期维生素C或K缺乏会影响凝血功能,表现为牙龈脆弱易出血。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严重者可补充维生素制剂。
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每半年接受口腔检查,持续性出血需及时排查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