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疼痛科

带状疱疹吃药后还是疼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带状疱疹吃药后还是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带状疱疹吃药后还是疼可能与药物尚未完全起效、神经损伤未修复或用药方案不匹配有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疱疹和剧烈疼痛。

带状疱疹的疼痛通常在皮疹出现前1-5天开始,即使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疼痛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片等主要抑制病毒复制,但对已形成的神经损伤修复需要更长时间。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1-4周疼痛才会逐渐缓解。早期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疼痛持续概率,但无法立即消除所有不适感。

若疼痛持续超过4周或程度加重,需考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或治疗不及时的人群。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与病毒导致的神经纤维损伤和传导异常有关。除常规抗病毒治疗外,可能需要加用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或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凝胶辅助镇痛。

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疹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细菌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疼痛明显时可尝试冷敷缓解。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疼痛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或出现发热、皮疹化脓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心理疏导也有助于缓解因长期疼痛导致的焦虑情绪。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了全瓷牙牙神经疼痛是怎么了

全瓷牙修复后出现牙神经疼痛可能与牙髓炎、咬合创伤、粘接剂刺激等因素有关。牙神经疼痛通常表现为冷热敏感、自发痛或咬合痛,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

1、牙髓炎

全瓷牙预备过程中若磨除过多牙体组织或操作产热未充分冷却,可能引发牙髓充血甚至不可逆性牙髓炎。患者可出现阵发性锐痛、夜间痛加重,冷热刺激诱发疼痛。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根管治疗后需重新制作全瓷牙修复体。

2、咬合创伤

全瓷牙冠高度或形态不当可能造成咬合早接触,导致牙周膜急性炎症。表现为咬合时尖锐疼痛、牙齿松动感。需调磨修复体高点,必要时使用咬合板分散咬合力。急性期可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疼痛,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减少局部炎症反应。

3、粘接剂刺激

树脂粘接剂固化收缩或化学刺激可能引起牙髓一过性敏感。症状多为冷热刺激痛,无自发痛。多数情况下2-4周可自行缓解,期间避免过冷过热饮食。若持续疼痛需拆除修复体检查,更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粘接。

4、继发龋坏

修复体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侵入可引发继发龋,龋损接近牙髓时产生疼痛。需拆除全瓷牙清除腐质,深龋近髓处放置氢氧化钙盖髓剂,严重者需行根管治疗。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检查修复体密合度。

5、牙根纵裂

牙体预备量过大或存在隐裂的牙齿在修复后可能发生牙根纵裂,表现为咀嚼剧痛、叩痛明显。需通过锥形束CT确诊,多数情况需拔除患牙。预防关键在于术前完善牙体评估,避免过度切削牙本质。

全瓷牙术后出现持续疼痛超过48小时需及时复诊,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修复后1周内建议进食温软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修复体问题,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及邻接关系。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保护修复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