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孩子打完狂犬疫苗后发烧一般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轻微不良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狂犬疫苗作为灭活疫苗,接种后可能激活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部分儿童会出现低热反应,体温多在37.5-38℃之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此时可适当增加饮水,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体温会在24小时内逐渐恢复正常。
少数儿童可能出现高热超过38.5℃,或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可能提示合并其他感染或个体对疫苗成分敏感。此时需警惕是否伴有皮疹、呕吐、抽搐等异常表现。疫苗相关高热可能与接种时处于潜伏期感染、疫苗佐剂反应或免疫系统过度应答有关,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抓挠注射部位,观察是否出现进行性红肿或硬结。发热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补充新鲜水果蔬菜。若需使用退热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家长应按时带孩子完成后续针次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