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炎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炎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阻塞性肺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训练、疫苗接种、手术等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遗传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可能与气道炎症、支气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剂,每次200微克,每日两次、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吸入剂,每次50微克,每日一次、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吸入剂,每次18微克,每日一次。
2、氧疗:长期低氧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常见表现,氧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氧疗通常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2升/分钟,每日使用时间不少于15小时。
3、呼吸康复训练: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肌训练等方法。腹式呼吸训练每日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4、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每五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可考虑肺减容手术或肺移植手术。肺减容手术通过切除部分肺组织改善肺功能,肺移植手术适用于终末期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需注意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刺激性气体,定期复查肺功能,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炎体温多少度才算肺炎

肺炎的诊断不仅仅依赖体温,而是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温升高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正常体温范围为36.1℃至37.2℃,肺炎患者的体温可能超过37.5℃,甚至达到39℃以上,但低热或正常体温也不能完全排除肺炎的可能性。 1、体温范围:肺炎患者的体温通常在37.5℃以上,部分患者可能达到39℃或更高。体温的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个体免疫反应有关。高热多见于细菌性肺炎,而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中等热度。 2、伴随症状:肺炎患者除体温升高外,常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细菌性肺炎的痰液可能为黄绿色或铁锈色,病毒性肺炎的痰液多为白色或透明。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部浸润影、实变影或磨玻璃样改变。影像学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也支持感染诊断。痰液培养或核酸检测可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指导抗生素选择。 5、诊断标准:肺炎的诊断需综合体温、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温升高是重要指标之一,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避免误诊或漏诊。 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体温和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