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胃癌蛋白低会有生命危险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癌蛋白低会有生命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癌患者出现蛋白低可能引发生命危险,主要与营养不良、肿瘤消耗、消化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蛋白低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组织修复能力减弱、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胃癌患者蛋白低通常由肿瘤消耗和营养摄入不足共同导致。肿瘤生长会大量消耗体内蛋白质,同时胃癌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蛋白质消化吸收障碍。长期蛋白低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全身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腹腔积液。蛋白低还会导致抗体合成减少,增加感染风险,伤口愈合延迟,肌肉萎缩等问题。

部分胃癌患者可能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时属于中度缺乏,低于25克/升时为重度缺乏。重度低蛋白血症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放化疗耐受性。晚期胃癌患者合并恶病质时,蛋白低往往伴随其他营养缺乏,这种情况预后较差。

胃癌患者应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出现蛋白低需及时干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等方式提高蛋白质摄入。病因治疗需针对胃癌本身进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会有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可能由先天性血管壁缺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和外伤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进行治疗。 1、先天性缺陷:部分人群天生存在血管壁结构异常,导致血管壁薄弱,容易形成动脉瘤。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动脉瘤大小和形态变化,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 2、高血压影响: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承受过大压力,逐渐形成局部扩张,最终发展为动脉瘤。控制血压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5mg/次,每日一次、依那普利片10mg/次,每日一次和氢氯噻嗪片25mg/次,每日一次。 3、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破坏血管壁结构,导致局部薄弱并形成动脉瘤。治疗需结合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每晚一次和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次,每晚一次,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和低脂饮食。 4、感染因素: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导致血管壁炎症和损伤,形成动脉瘤。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次,每日一次和万古霉素1g/次,每日两次,必要时进行手术清除感染灶。 5、外伤损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血管壁直接损伤,形成动脉瘤。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止血药物,手术方式包括血管修复术和动脉瘤切除术。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脑动脉瘤至关重要。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针对血压和血脂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潜在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