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下肢皮肤瘙痒起红疙瘩怎么办

|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下肢皮肤瘙痒起红疙瘩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下肢皮肤瘙痒起红疙瘩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下肢皮肤瘙痒起红疙瘩通常由蚊虫叮咬、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沐浴露。清洗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加重瘙痒。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摩擦对皮肤的刺激。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更换床单被罩。

2、冷敷止痒

将干净毛巾浸入冷水后拧至半干,敷于瘙痒部位5-10分钟。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瘙痒感。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可涂抹保湿乳液,缓解皮肤干燥。

3、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可缓解轻度瘙痒,每日涂抹2-3次。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过敏性皮炎引起的瘙痒,连用不超过1周。联苯苄唑乳膏可用于真菌感染,需连续使用2-4周。使用前清洁患处,涂抹后轻轻按摩至吸收。

4、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片可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每日1次。西替利嗪片适用于慢性荨麻疹,需遵医嘱服用。伊曲康唑胶囊用于严重真菌感染,疗程通常2-4周。口服药物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避免驾驶。

5、就医检查

持续瘙痒超过1周或皮疹扩散需及时就诊。皮肤科医生可能进行斑贴试验、真菌镜检等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IgE检测有助于诊断过敏性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采用紫外线疗法、免疫调节治疗等专业处置。

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选择无香料添加的洗涤用品和护肤品。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应立即就医。定期修剪指甲,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荨麻疹和痤疮有什么区别

荨麻疹和痤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皮肤疾病,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伴瘙痒,痤疮则以粉刺和炎性丘疹为特征。荨麻疹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痤疮通常与皮脂分泌过多和毛囊角化异常有关。

1、病因差异

荨麻疹主要由过敏原触发,如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导致组胺释放引发血管扩张。痤疮与雄激素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相关,毛囊角化异常形成粉刺基底。

2、症状表现

荨麻疹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伴有剧烈瘙痒,单个皮损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痤疮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或红色炎性丘疹,严重时出现脓疱和结节,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

3、发病机制

荨麻疹属于Ⅰ型超敏反应,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痤疮涉及毛囊皮脂腺单位异常,角质栓堵塞毛孔形成微粉刺,继发细菌感染后引发炎症反应。

4、病程特点

荨麻疹多为急性发作,部分转为慢性病程超过6周,皮损具有游走性和反复性。痤疮呈慢性经过,从青春期开始可持续数年,炎症性皮损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5、治疗原则

荨麻疹以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为主,严重时需糖皮质激素。痤疮轻症用维A酸乳膏调节角化,中重度需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和抗生素如盐酸米诺环素胶囊,顽固病例考虑异维A酸软胶囊。

荨麻疹患者应记录过敏日记避免触发因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痤疮患者需每日两次温和洁面,避免挤压皮损,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两种疾病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