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宝宝拉的大便有黏丝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拉的大便有黏丝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大便带有黏丝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性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饮食不当:

母乳或配方奶中乳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黏液便,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养,避免过度进食,哺乳期母亲需减少高糖食物摄入。

2、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使用或环境变化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家长需注意消毒器具卫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3、细菌性肠炎:

可能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发热、哭闹不安等症状,需就医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4、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发的病毒性肠炎常出现蛋花样便伴黏液,家长需注意防止脱水,及时补液,医生可能推荐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对症药物。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尿量变化,出现持续黏液便伴血丝、呕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喂养时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原因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由家族传播、不良卫生习惯、共用餐具或食物污染等原因引起,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食欲下降或反复呕吐等症状。

1、家族传播

家庭成员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唾液或粪便传播给儿童。家长需注意分餐制,避免咀嚼食物喂食,感染者应接受规范治疗。

2、卫生习惯

儿童未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易导致病原体经手-口传播。家长需监督孩子使用肥皂洗手,定期修剪指甲,保持玩具清洁。

3、共用餐具

幼儿园或家庭内共用餐具、水杯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建议对儿童餐具单独消毒,避免与他人混用,外出就餐使用公筷。

4、食物污染

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肉类、生冷食品或受污染水源可能携带细菌。家长需确保食物充分煮熟,饮用水煮沸,水果彻底清洗去皮。

儿童感染后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注意补充益生菌,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确保根除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