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大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大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大可能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增大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左心室为克服外周血管阻力而代偿性肥厚扩张。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并限制钠盐摄入。

2、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会使心脏血液反流或排出受阻,导致心腔容积负荷过重。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可通过心脏彩超确诊,严重时需行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

3、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心室腔明显扩大,常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相关。患者易出现下肢水肿、端坐呼吸,需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延缓心室重构,晚期可能需要心脏移植。

4、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畸形可引起心内分流,使右心室或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婴幼儿多有喂养困难、发育迟缓表现,部分病例需在3-6岁前完成室缺封堵术等介入治疗。

5、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长期供血不足,缺血区域心肌纤维化变薄,非缺血区代偿性扩张。典型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血流,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确诊心脏增大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饮食需低脂低盐,优先选择清蒸鱼、燕麦等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若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低和低血压有区别吗

血压低和低血压在医学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均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低血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日常护理,严重时需就医进行医疗干预。 1、生理性因素:低血压可能与体质虚弱、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体质虚弱者血液循环较慢,血压容易偏低;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营养不良可能引发贫血,进一步影响血压。改善方法包括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同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2、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前发黑。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片刻再站立,同时避免服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3、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常见原因包括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水、腹泻或呕吐等。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改善方法包括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高温或运动后,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内分泌疾病:低血压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减慢,血压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需就医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口服左甲状腺素片50-100微克/天或氢化可的松片20-30毫克/天。 5、心脏疾病:低血压可能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有关。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血液循环异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需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毫克/天或胺碘酮片200毫克/天,必要时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低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适量增加盐分摄入,如每日食盐量可增加至6-8克,同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菜。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