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白术和炒白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炮制方法及功效侧重。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炒白术则是白术经麸炒后的炮制品,两者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炒白术更侧重燥湿止泻。
1、炮制工艺差异
白术为生品,仅经过净制切片处理,保留原始药性。炒白术需将白术片与麦麸拌炒至表面微黄,麸炒过程可增强其燥湿作用,减少生白术对胃肠的刺激。
2、功效侧重不同
生白术长于健脾益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食少、水肿自汗。炒白术因炮制后辛燥之性增强,更擅于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泄泻便溏,如参苓白术散即选用炒白术。
3、成分变化
麸炒过程使白术挥发油含量降低,而苍术酮等有效成分溶出率提高,这种成分变化是炒白术增强止泻功效的物质基础。
4、临床应用区别
生白术多用于补气固表方剂,如玉屏风散。炒白术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功能性腹泻等脾虚湿困证,常与山药、茯苓配伍。
5、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者慎用炒白术,以免加重燥热症状。生白术用于利水时需大剂量,而止泻宜用炒制品,具体用法需遵医嘱调整。
日常使用需根据症状选择,脾虚湿重腹泻优先选用炒白术,单纯脾虚气弱可用生白术。两者均不宜与藜芦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若出现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