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新生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肠道黏膜保护剂、益生菌调节、抗病毒药物等方式治疗。轮状病毒感染主要由粪口传播、免疫力低下、接触污染物、病毒变异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可预防脱水,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轮状病毒损伤肠黏膜导致水电解质丢失,表现为尿量减少、眼窝凹陷。

2、肠道保护剂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并修复黏膜。病毒侵袭肠绒毛造成渗透性腹泻,伴随蛋花样便和每日超过10次排便。

3、益生菌调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病毒复制导致乳糖酶缺乏,可能引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4、抗病毒药物

重症患儿可考虑使用利巴韦林等药物。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

家长需注意奶瓶消毒与手部清洁,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维持营养摄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律失常的患者有哪些症状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头晕,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呼吸困难。

1、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不规律或强烈搏动感,可能与情绪激动、咖啡因摄入等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由房颤、室性早搏等病理因素引起。

2、胸闷

胸部压迫感或不适,常见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需警惕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3、乏力

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引起的全身供氧不足,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尤为明显,可能伴随活动耐力下降。

4、头晕

脑灌注不足导致的头昏目眩,严重心动过缓或室速发作时可出现黑朦甚至晕厥,属于危险信号。

建议患者记录症状发作时的脉搏情况,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