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小孩湿疹可通过保湿护理、避免刺激、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原接触、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 保湿护理每日使用无香料润肤霜涂抹患处,建议家长选择含神经酰胺的医用保湿剂,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 避免刺激家长需选用纯棉衣物,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洗涤时用中性洗涤剂并充分漂洗。哺乳期母亲应忌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
3. 外用药物中重度湿疹需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家长应注意激素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4. 口服抗组胺药伴明显瘙痒时可遵医嘱服用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这类药物可能导致嗜睡,家长需观察服药后反应。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过度使用消毒剂,若皮疹渗出或发热需及时就诊。哺乳期母亲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
头上长疮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头上长疮通常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感染、外伤继发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消毒: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液清洗患处,保持头皮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刺激。适用于早期红肿未化脓的疮。
2、外用抗生素药膏: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控制局部细菌感染。伴随明显红肿热痛时使用。
3、口服抗生素:对于范围较大或伴有发热的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4、切开引流:形成明显脓肿时需要外科切开排脓,配合伤口换药。常见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波动感、脓液积聚。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充足睡眠。若疮体持续增大或伴随高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