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功能八项检查是什么呢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功能八项检查是什么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肝功能八项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检测项目,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状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γ-谷氨酰转肽酶八项指标。

1、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数值升高。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异常。检测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排查病因。

2、谷草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脏、心肌等组织,其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也可见于心肌梗死。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有助于鉴别肝病类型,如比值大于2可能提示酒精性肝病。

3、总蛋白

总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可导致总蛋白降低。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升高的情况,导致总蛋白变化不明显。

4、白蛋白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可能导致水肿、腹水等临床表现。

5、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是判断黄疸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胆红素升高可见于肝炎、胆道梗阻、溶血等疾病。根据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初步判断黄疸类型。

6、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这类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表现。长期胆道梗阻可能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7、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或遗传性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严重溶血时可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尿等表现。

8、γ-谷氨酰转肽酶

γ-谷氨酰转肽酶对酒精性肝病和胆道疾病较敏感。长期饮酒者该酶活性常显著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也可能出现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增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肝功能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平时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滥用药物和酒精,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有慢性肝病病史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硬化肝癌怎么治疗

肝硬化肝癌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和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硬化肝癌可能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黄曲霉素感染和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黄疸、腹水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1、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肝部分切除术和肝叶切除术,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及肿瘤复发情况。 2、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瑞戈非尼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这些药物通常以口服片剂形式使用,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肝功能调整。靶向治疗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 3、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阿特珠单抗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这些药物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疗程和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免疫治疗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4、介入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射频消融术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TACE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和局部化疗药物注射,直接作用于肿瘤。射频消融术利用高温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小肝癌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5、肝移植: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素和霉酚酸酯,预防排斥反应。术后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肿瘤复发情况。 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建议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避免饮酒和接触肝毒性物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