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什么是腰间盘突出?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腰间盘突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潘周辉
潘周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腰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原因包括长期不良姿势、过度负重、年龄增长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腰间盘突出的原因
腰间盘突出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椎间盘结构脆弱,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如长期久坐、不良姿势、过度负重等会加速椎间盘退化。生理因素中,年龄增长是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下降,更容易破裂。外伤如腰部扭伤或撞击也可能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病理因素中,腰椎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等疾病也会增加腰间盘突出的风险。
2、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患者,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卧床休息可减轻椎间盘压力,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如游泳、瑜伽、核心肌群训练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减轻椎间盘负担。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以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注射。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椎间盘切除术通过切除突出部分减轻神经压迫,椎间融合术通过固定相邻椎体稳定脊柱,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则用人工椎间盘替代病变椎间盘,恢复脊柱功能。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但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保持正确姿势、适度锻炼,以预防腰间盘突出的发生。如果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通过综合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裂严重到什么程度要手术

肛裂严重到出现慢性溃疡、反复感染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内括约肌切开术和肛裂切除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决定。肛裂的严重程度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排便困难、出血等症状,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肛门狭窄或感染扩散。 1、慢性溃疡:肛裂长期未愈合,形成慢性溃疡,伴随持续性疼痛和排便困难。此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手术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内括约肌切开术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促进伤口愈合。 2、反复感染:肛裂部位反复感染,可能导致脓肿或瘘管形成,增加治疗难度。肛裂切除术可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减少复发风险。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 3、保守治疗无效:经过饮食调节、局部用药等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未改善,甚至加重。此时需考虑手术干预,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4、肛门狭窄:长期肛裂可能导致肛门狭窄,影响正常排便功能。手术可解除狭窄,恢复肛门正常功能。术后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便秘。 5、感染扩散:肛裂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可有效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术后护理中,饮食应以高纤维食物为主,如燕麦、红薯、绿叶蔬菜等,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若术后出现异常症状,如剧烈疼痛、出血等,需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