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IgA肾病患者服用激素期间肌酐升高可能与药物反应不完全、病情进展或合并其他因素有关。激素治疗虽可抑制免疫反应,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肾损伤,且部分患者存在激素抵抗或用药不规范等情况。
激素治疗IgA肾病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损伤,但肾脏固有细胞损伤和纤维化进程可能持续。肌酐升高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常见于肾小球硬化加重、肾小管间质病变进展或肾血流减少。部分患者对激素敏感性低,用药后免疫复合物沉积未有效清除,导致滤过膜持续受损。合并高血压控制不佳、感染或脱水等因素也会加重肾功能恶化。
少数情况下肌酐升高与激素副作用相关。大剂量激素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或诱发高凝状态形成肾静脉血栓。长期使用激素易继发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间接影响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如联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肾缺血,需排查其他药物影响。
建议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必要时行肾穿刺评估病理活动性。调整激素剂量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变化,可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出现明显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
低血压患者能否捐献骨髓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血压稳定且无其他禁忌症,通常可以捐献;若血压过低或伴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则不建议捐献。骨髓捐献对捐献者的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低血压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捐献。
血压稳定在正常偏低范围且无不适症状的低血压者,经全面体检合格后可参与捐献。捐献前需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确保血红蛋白、心肺功能等指标达标。此类人群捐献后可能出现短暂乏力,但通过充分休息和营养补充可快速恢复。骨髓捐献本身不会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但捐献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血压显著低于正常值或伴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者存在捐献风险。这类人群在采髓过程中可能出现晕厥、休克等循环系统不良反应。长期严重低血压可能影响骨髓供血,导致捐献后恢复缓慢。存在心血管疾病、贫血或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时,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医生通常会根据血压值、症状频率及全身状况综合评估禁忌症。
计划捐献前应进行专业健康评估,包括血压动态监测和器官功能检查。捐献后需加强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帮助造血功能恢复。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若捐献后出现持续头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骨髓捐献是安全的医疗行为,但需在充分保障捐献者健康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