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胃超声内镜治疗胃粘膜隆起通常无须住院,多数情况下可在门诊完成。若存在术中出血风险高、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基础疾病等特殊情况,则可能需要短期住院观察。
胃超声内镜是一种微创检查兼治疗技术,通过内镜前端超声探头对胃粘膜隆起进行精准评估,并可在直视下完成活检或切除。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的粘膜下肿瘤、小范围息肉或局限性增生性病变,医生多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或粘膜下剥离术,操作时间短且创伤小,术后观察2-4小时无异常即可离院。术后需注意24小时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促进创面修复。
当病变直径超过20毫米、位于贲门或幽门等特殊解剖部位,或术中发现病变血供丰富、疑似恶性时,可能需延长内镜操作时间并加强止血处理。此类情况医生会建议住院1-3天,以便监测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必要时可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控制胃酸分泌。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住院期间还需同步进行多学科协作管理。
术后应保持流质饮食1-2天,逐步过渡至半流质,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刺激创面。两周内禁止饮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