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洗牙后牙龈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避免刺激、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洗牙后牙龈出血通常由牙结石清除后牙龈敏感、牙龈炎症、凝血功能异常、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压出血部位10-15分钟,多数轻微出血可自行停止。避免反复漱口或触碰伤口。
2、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面部对应出血区域,每次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血。
3、避免刺激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热、辛辣食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吸烟饮酒会加重出血应禁止。
4、使用药物出血持续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含漱液、云南白药牙膏或口服维生素K。若出血超过48小时需复查排除血液疾病。
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温凉流质饮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维持口腔清洁。若出现大量出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根管处理是清除感染牙髓并封闭根管的治疗方式。牙髓炎按发展程度可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根管处理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步骤。
1、牙髓炎定义牙髓炎由龋齿、外伤或牙周病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起,表现为自发痛、冷热刺激痛,夜间疼痛加剧。
2、根管处理定义根管处理通过机械化学方法清除感染物质,消除炎症并防止再感染,需多次就诊完成治疗流程。
3、牙髓炎分类可复性牙髓炎可通过去龋充填恢复,不可复性牙髓炎需根管治疗,牙髓坏死可能引发根尖周炎。
4、根管处理步骤治疗包括开髓减压、测量根管长度、扩大成形、消毒冲洗及三维充填,最终进行冠修复保护患牙。
出现牙髓炎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咀嚼硬物加重损伤,治疗后定期复查并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