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月经疼痛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月经疼痛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月经疼痛可能由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原发性痛经通常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病理性痛经多与妇科疾病相关。

1、原发性痛经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子宫收缩增强,引发下腹坠胀或绞痛。疼痛多出现在经期前1-2天,持续2-3天,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可通过热敷缓解,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卵巢、盆腔等部位,经期时病灶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常向腰骶部放射,可能伴有性交痛、排便痛。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确诊需腹腔镜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或建议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3、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均匀性增大,经期时肌层内出血导致剧烈痛经,疼痛呈痉挛性且逐渐加重。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增厚伴回声不均,可能合并月经过多。治疗方案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达那唑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子宫切除术。

4、盆腔炎性疾病

细菌感染引发的输卵管、卵巢炎症会导致经期盆腔充血加重,出现持续性下腹疼痛伴发热、异常分泌物。妇科检查可有宫颈举痛,超声显示输卵管增粗或盆腔积液。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慢性炎症可能需物理治疗。

5、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能阻碍经血排出,引发痉挛性疼痛并伴经量增多。超声可明确肌瘤位置大小,较小肌瘤可使用米非司酮片抑制生长,较大肌瘤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建议记录疼痛程度和周期变化,避免经期剧烈运动或生冷饮食。热饮、腹部按摩或适度运动可能缓解轻度疼痛,若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妇科就诊。长期痛经者需完善激素水平检测、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个体化制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宫颈肌瘤怎么治疗效果好

宫颈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生活干预等方式治疗。宫颈肌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细胞增殖失衡、血管生成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异常出血、不孕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宫颈肌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药物。米非司酮片通过拮抗孕激素受体抑制肌瘤生长,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肌瘤。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缓解月经量多症状。亮丙瑞林注射液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缩小肌瘤体积,但需注意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2、手术治疗

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经阴道或腹腔镜切除肌瘤保留子宫。子宫切除术适用于肌瘤体积大、症状严重的患者,根据年龄选择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选择需综合考虑肌瘤位置、数量及患者生育需求。

3、物理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超声波产生热效应使肌瘤组织凝固坏死。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但可能引起卵巢功能减退。物理治疗具有创伤小优势,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4、中医调理

气滞血瘀型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痰湿阻滞型推荐苍附导痰丸,肾虚血瘀型适用补肾祛瘀方。针灸选取关元、子宫、三阴交等穴位调节气血。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生活干预

限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避免服用含雌激素保健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会阴清洁,经期避免盆浴。学会压力管理技巧,保证充足睡眠。

宫颈肌瘤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月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适量食用西蓝花、番茄等抗氧化食物。出现经期延长、贫血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治疗期间严格避孕。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盲目选择创伤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