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牙龈根部肿包可能由牙龈炎、牙周脓肿、根尖周炎、颌骨囊肿等疾病引起,症状按早期红肿到晚期化脓发展。
1. 牙龈炎牙菌斑刺激导致牙龈边缘红肿,可通过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过氧化氢溶液辅助消炎。
2. 牙周脓肿牙周袋感染形成脓包,伴随牙齿松动和咬合痛。需进行牙周刮治,配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感染。
3. 根尖周炎龋齿未治疗导致牙髓坏死,根尖区形成肉芽肿或脓肿。需根管治疗消除病灶,急性期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4. 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缓慢膨胀生长,X线显示圆形透射影。需手术摘除囊肿并送病理检查,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若肿包持续增大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口腔科就诊。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根管处理是清除感染牙髓并封闭根管的治疗方式。牙髓炎按发展程度可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根管处理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步骤。
1、牙髓炎定义牙髓炎由龋齿、外伤或牙周病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起,表现为自发痛、冷热刺激痛,夜间疼痛加剧。
2、根管处理定义根管处理通过机械化学方法清除感染物质,消除炎症并防止再感染,需多次就诊完成治疗流程。
3、牙髓炎分类可复性牙髓炎可通过去龋充填恢复,不可复性牙髓炎需根管治疗,牙髓坏死可能引发根尖周炎。
4、根管处理步骤治疗包括开髓减压、测量根管长度、扩大成形、消毒冲洗及三维充填,最终进行冠修复保护患牙。
出现牙髓炎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咀嚼硬物加重损伤,治疗后定期复查并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