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宝宝发烧39.5度危险吗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发烧39.5度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发烧39.5度属于高热,存在一定危险性,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高热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暑或幼儿急疹等原因引起,通常伴随精神萎靡、拒食、呼吸急促等症状。

病毒感染是婴幼儿高热的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此时患儿可能出现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体温易反复波动。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或尿路感染,发热常持续且不易自行退热,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原体。疫苗接种后24-48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高热,通常伴有注射部位红肿,多数在物理降温后缓解。夏季高温环境下,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可能引发中暑性高热,常伴随皮肤干燥发烫、意识模糊等表现。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婴儿,特征为持续3-4天高热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玫瑰色皮疹。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不退、出现抽搐或意识障碍、皮肤出现瘀斑或紫绀、拒绝所有液体摄入超过6小时、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伴呻吟。对于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5度即需启动药物降温。早产儿或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高热属于危急情况,须排除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使用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记录发热规律及伴随症状。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若退热后仍精神差或出现新发症状,需及时复诊排查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痛风吃药三天后脚肿了怎么办

痛风服药后脚肿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尿酸波动、关节炎症加重、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需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尿酸水平。

1. 药物不良反应

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下肢水肿。建议立即停药并就医,更换为苯溴马隆等替代药物,同时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抗过敏。

2. 尿酸水平波动

降尿酸治疗初期可能引发尿酸结晶溶解导致关节腔炎症反应。需维持秋水仙碱预防性用药,配合洛索洛芬钠缓解肿胀,监测血尿酸值调整剂量。

3.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急性发作期关节滑膜炎症未完全控制时可出现肿胀加重。建议联合使用依托考昔抗炎,局部外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必要时关节腔穿刺抽液。

4. 肾功能影响

部分降尿酸药物可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导致水钠潴留。需检查肌酐清除率,调整利尿剂如呋塞米用量,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

治疗期间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嘌呤饮食,穿着宽松鞋袜减少关节压迫。若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需急诊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