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艾滋病检测阳性通常意味着体内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或抗原,可能已感染HIV。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复检确认,主要有窗口期假阳性、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等阶段。
1、窗口期假阳性感染后2-6周抗体未完全产生,可能出现假阳性。需在窗口期后复检,期间避免高危行为。
2、急性感染期感染初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病毒载量高但抗体不稳定。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药物。
3、无症状期病毒持续复制但无明显症状,CD4细胞逐渐下降。需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坚持服用齐多夫定等抗病毒药物。
4、艾滋病期CD4细胞低于200个/微升,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肿瘤。需联合抗病毒治疗与并发症处理,如使用克力芝等二线药物。
确诊后应立即到定点医院接受规范治疗,日常注意营养补充和适度运动,避免传播他人。
宝宝眼皮内的小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结膜滤泡或皮脂腺囊肿等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
1、麦粒肿:家长需注意孩子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麦粒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
2、霰粒肿:家长需观察疙瘩是否逐渐增大。霰粒肿因睑板腺阻塞导致,初期无痛感,若继发感染需就医,可能需手术刮除。
3、结膜滤泡: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有过敏性结膜炎病史。滤泡由结膜淋巴增生形成,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
4、皮脂腺囊肿:家长需避免自行挤压。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若持续增大或感染需手术切除,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建议家长保持孩子眼部清洁,避免辛辣饮食,发现疙瘩增大、发红或影响视力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