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宝宝眼皮内有个小疙瘩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眼皮内有个小疙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眼皮内的小疙瘩可能是麦粒肿、霰粒肿、结膜滤泡或皮脂腺囊肿等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

1、麦粒肿:

家长需注意孩子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麦粒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

2、霰粒肿:

家长需观察疙瘩是否逐渐增大。霰粒肿因睑板腺阻塞导致,初期无痛感,若继发感染需就医,可能需手术刮除。

3、结膜滤泡:

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有过敏性结膜炎病史。滤泡由结膜淋巴增生形成,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

4、皮脂腺囊肿:

家长需避免自行挤压。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若持续增大或感染需手术切除,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建议家长保持孩子眼部清洁,避免辛辣饮食,发现疙瘩增大、发红或影响视力时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和梅毒怎么检查出来

艾滋病和梅毒可通过血液检测、分泌物检查、核酸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检查方法按筛查准确性从低到高排列,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血液检测

艾滋病可通过HIV抗体检测筛查,梅毒需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血液检测是初步筛查手段,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确认。

2、分泌物检查

梅毒硬下疳渗出液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发现螺旋体。艾滋病急性期咽拭子或宫颈分泌物可进行病毒载量检测。

3、核酸检测

艾滋病可通过HIV-RNA检测窗口期感染,梅毒采用PCR技术检测螺旋体DNA。核酸检测灵敏度高但成本较高。

4、影像学检查

晚期梅毒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或心血管造影,艾滋病并发症需CT/MRI评估脏器损害。影像学用于判断疾病进展程度。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检查前避免饮酒熬夜,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并做好防护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