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怎么治疗狼疮性周围神经病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治疗狼疮性周围神经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乐金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狼疮性周围神经病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狼疮性周围神经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血管炎性损伤、药物毒性反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逐步减量避免反跳。

2、免疫抑制剂治疗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物可调节免疫功能。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警惕骨髓抑制风险。

3、静脉免疫球蛋白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中和自身抗体。适用于重症或激素无效者,可能出现头痛发热等输注反应。

4、血浆置换

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致病抗体。用于急性进展型病例,需配合免疫抑制治疗防止抗体反弹。

患者应避免日晒和感染,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定期复查抗核抗体等免疫指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神经衰弱与神经官能症的区别

神经衰弱与神经官能症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诊断标准。神经衰弱多由长期心理压力或疲劳引起,表现为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官能症则属于更广泛的神经功能障碍,常伴随焦虑、强迫等心理症状。

1、病因差异

神经衰弱主要与长期心理压力、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有关;神经官能症则涉及遗传、心理创伤等多因素,部分病例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相关。

2、症状特点

神经衰弱以躯体症状为主,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神经官能症除躯体症状外,常合并明显的情绪障碍,如恐慌发作、强迫行为等。

3、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在ICD-10中归类于疲劳综合征,需排除器质性疾病;神经官能症涵盖焦虑症、癔症等,需符合特定心理行为诊断标准。

4、治疗侧重

神经衰弱以生活方式调整和减压为主,可辅以谷维素等调节植物神经药物;神经官能症需心理治疗联合抗焦虑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自行用药,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