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小孩晚上睡觉抽搐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晚上睡觉抽搐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晚上睡觉抽搐可能由生理性惊跳反射、低钙血症、癫痫、高热惊厥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发作频率并及时就医评估。

1. 惊跳反射:

新生儿及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浅睡眠期可能出现肢体抖动。家长需轻拍安抚,避免过度包裹或强光刺激,通常随月龄增长消失。

2. 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或钙摄入不足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伴随多汗、枕秃。家长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或碳酸钙颗粒。

3. 癫痫发作:

可能与脑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规律性抽动伴意识障碍。需神经科评估,可能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奥卡西平片或丙戊酸钠糖浆控制发作。

4. 高热惊厥:

6个月-5岁儿童体温骤升可能引发全身抽搐,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家长需立即侧卧防窒息,退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栓或布洛芬混悬液,发作超过5分钟需急诊。

建议家长记录抽搐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避免睡眠剥夺和过度疲劳,定期儿保科随访发育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抽动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抽动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环境刺激及神经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行为干预、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及家庭护理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异常有关。家长需关注家族病史,建议通过基因检测辅助诊断,可遵医嘱使用硫必利、阿立哌唑或氟哌啶醇等药物控制症状。

2、心理压力

学习压力或家庭冲突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家长需减少责备,建立宽松环境,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必要时联合使用可乐定贴片等药物。

3、环境刺激

电子屏幕过度暴露或睡眠不足可能加剧抽动。家长需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睡眠,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托吡酯等调节神经兴奋性的药物。

4、神经系统异常

可能与基底节区多巴胺代谢失衡有关,常伴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需经神经专科评估,确诊后可选择利培酮等药物,配合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

日常注意避免食用含咖啡因食物,保证蛋白质摄入,建立规律作息,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到儿童神经科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