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跳次数多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跳次数多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剑
曹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心跳次数过多可能是由情绪波动、体力活动、饮食过量、潜在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建议根据具体诱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以排查潜在的病理性因素。
1、短期生理性原因:
心跳加快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例如运动后,身体需要更多氧气和能量供给,心跳自然增快;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波动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也可能导致心跳次数增加。通常,这类原因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当情绪平复或活动停止后,心跳会逐渐恢复正常。建议适当休息或通过深呼吸放松神经,以缓解症状。
2、生活习惯因素:
高咖啡因饮品如咖啡、浓茶、能量饮料摄入过多容易引起心跳过快;另外,吸烟、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也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加速心率。改进生活方式是关键,减少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每餐不宜过饱,同时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心跳加快的几率。
3、疾病相关因素:
一些潜在疾病可能导致心跳加快。例如轻微原因包括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较严重的则可能是心律不齐、房颤、心肌炎等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心跳次数增多。这类症状常伴有其他表现,如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甚至晕厥,应尽快就医,接受心电图、血液检查、超声等医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4、药物或其他刺激:
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抗抑郁药、呼吸类兴奋剂可能使心率上升;脱水、电解质失衡或长期过劳也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遇到此类问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或补充水分、电解质。
心跳次数增多既可能是短期无害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隐藏的疾病征兆。如果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风险,为健康保驾护航。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心脏病怎么急救

急性心脏病可通过心肺复苏、使用急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避免移动患者等方式急救。急性心脏病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 1、心肺复苏:患者意识丧失且无呼吸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中央,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呼吸,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 2、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每次0.3-0.6毫克,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阿司匹林咀嚼片300毫克,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脏负荷。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意识清醒时,协助其取半卧位,头部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呕吐,及时清理口腔异物,避免误吸。 4、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患者症状、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信息,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急救人员指导。 5、避免移动患者:患者发病后,尽量保持原地不动,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减少心脏负担。如需移动,应由急救人员使用担架平稳转运。 急性心脏病急救后,患者需进行长期健康管理。饮食上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避免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