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前需准备术前检查、禁食禁水、皮肤准备、药物调整和心理准备。
1、术前检查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CP可明确胆总管病变位置及程度。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避免交叉感染。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需增加心肺功能评估。
2、禁食禁水
术前8-12小时需严格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降低麻醉误吸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禁食期间低血糖。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提前停药,通常华法林需停用5-7天,阿司匹林停用7-10天。术前晚可服用镇静药物帮助睡眠。
3、皮肤准备
手术区域需剃除毛发,范围包括上腹部和右侧肋缘。术前沐浴清洁皮肤,降低切口感染概率。禁用化妆品或护肤品,避免影响消毒效果。标记手术部位,确认病变侧别。有皮肤感染者需延期手术。
4、药物调整
长期服用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需用少量水送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需调整晨间胰岛素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者需应激剂量替代。中草药需提前2周停用,减少出血风险。术前30-6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心理准备
了解手术流程和T管护理要点,减轻焦虑情绪。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知晓可能并发症如胆漏、出血、感染等。练习床上排便和咳嗽方法,适应术后需求。准备宽松衣物,避免压迫引流管。安排术后陪护人员,协助早期活动。
术后需保持T管引流通畅,记录每日引流量和性状。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循序渐进恢复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T管脱出。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有无发热、腹痛等感染征象。术后2-3周需进行T管造影,确认胆道通畅后方可拔管。
胰腺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疼痛,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疼痛症状。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黄疸、腹部不适等,疼痛并非必然出现的症状。
胰腺癌早期阶段,肿瘤体积较小且未侵犯周围神经或组织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消化不良、轻微腹胀或疲劳,此时疼痛感往往不明显。部分患者因肿瘤位于胰头区域,可能以无痛性黄疸为首发表现。随着肿瘤增大并压迫腹腔神经丛或侵犯邻近器官,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或背痛可能逐渐显现,疼痛程度与肿瘤位置、分期及个体痛阈差异有关。
少数情况下,胰腺癌患者直至晚期仍无显著疼痛,这类情况多见于肿瘤生长缓慢、未累及神经丛或患者本身对疼痛敏感度较低。但无疼痛表现并不意味着病情轻微,部分患者可能因肿瘤阻塞胰管或胆管而优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临床也存在因体检偶然发现胰腺占位而确诊的病例,这类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疼痛主诉。
胰腺癌的诊断不能仅依赖疼痛症状判断,建议出现不明原因体重骤减、持续消化不良或黄疸时及时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控制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进行综合治疗与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