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结肠腺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与分化程度相关。
1、发病部位结肠腺癌起源于结肠黏膜层的腺上皮细胞,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可能向肠壁深层浸润或远处转移。
2、病理特征显微镜下可见腺管状结构异常增生,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度越高。
3、疾病进展早期多表现为息肉样隆起,随病情发展可导致肠梗阻、便血,晚期可能转移至肝脏、肺部等器官。
4、治疗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早期发现可通过肠镜完整切除病灶获得较好预后。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保持高膳食纤维饮食,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有助于预防结肠腺癌发生。
慢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黏液便、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轻微不适逐渐进展至持续性消化道功能紊乱。
1、早期表现早期常见间歇性左下腹隐痛,排便后缓解,伴随大便次数增多但粪便成形。
2、进展期腹痛转为持续性,每日排便3-5次稀便,粪便表面可见白色黏液,可能出现低热乏力。
3、终末期严重者出现血便、体重下降、贫血,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伴糜烂或溃疡。
建议保持低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