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2次阅读
慢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黏液便、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轻微不适逐渐进展至持续性消化道功能紊乱。
1、早期表现早期常见间歇性左下腹隐痛,排便后缓解,伴随大便次数增多但粪便成形。
2、进展期腹痛转为持续性,每日排便3-5次稀便,粪便表面可见白色黏液,可能出现低热乏力。
3、终末期严重者出现血便、体重下降、贫血,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伴糜烂或溃疡。
建议保持低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
经常放屁很臭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饮食结构不当摄入过多高蛋白或含硫食物如肉类、鸡蛋、洋葱等,易产生硫化氢气体。建议减少易产气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肠道菌群失衡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饮食不规律导致有益菌减少。可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3、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常伴腹胀、排便异常。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曲美布汀等胃肠动力调节药物。
4、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或感染性肠炎可能导致粪便腐败产气。需完善肠镜检查,必要时使用美沙拉嗪、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日常注意记录饮食与排气关系,避免久坐,症状持续需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