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如何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玮琰
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的核心标准是观察病人是否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呼吸异常、没有可触摸到的脉搏或心跳骤停。一旦确认情况,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1、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当怀疑病人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时,可通过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的方式判断病人是否失去意识。如果病人没有任何回应,需要立即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2、观察呼吸情况
检查病人的胸部是否有起伏,或者靠近患者鼻口,感受是否有呼吸气流。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明显异常例如喘息样呼吸、间断性喘息,需高度怀疑心跳骤停,开始心肺复苏。
3、检测脉搏或心跳
非专业人士可轻触病人的颈动脉位于喉结和颈部侧边之间的凹槽,判断是否能够感受到脉搏跳动。如果怀疑无脉搏跳动,需尽快开始心肺复苏,避免耽误抢救时间。
4、时间不可浪费,行动要果断
对于非专业人士,如果对“呼吸异常”和“无脉搏”判断困难,只需发现患者无意识、不正常反应时,跨入心肺复苏的第一步是最安全的选择。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发现患者需心肺复苏时,第一时间拨叫120急救,让专业机构接管;此时需遵循“CAB”流程:
检查循环Circulation,即进行胸外按压:双手交叉快速按压胸骨下半部分,深度为至少5厘米,按压速率100-120次/分钟。
保持呼吸气道Airway畅通:将患者头部后仰,抬下颌打开气道。
进行人工呼吸Breathing:在保证气道畅通后,捏住病人鼻子,对其口部进行人工呼吸,但需确保每次呼吸充气后胸廓能明显上升。
明确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前提。一旦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应毫不犹豫地执行急救措施,并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学会并规范进行心肺复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症状。 1、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一次、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一次,有助于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控制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脂高盐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等,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3、心脏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逐步提高运动强度,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肌耐力。 4、定期随访:每3-6个月进行一次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 5、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每周累计150分钟,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预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