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产后异味重腥臭味怎么去除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产后异味重腥臭味怎么去除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产后异味重腥臭味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使用医用消毒液、更换透气衣物、调整饮食结构、及时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产后异味可能与恶露残留、会阴伤口感染、阴道炎、饮食不当、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

1、保持会阴清洁

产后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3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液破坏酸碱平衡。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未愈合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恶露期间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减少细菌滋生。

2、使用医用消毒液

遵医嘱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局部消毒,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繁殖。避免自行灌洗阴道,冲洗型消毒剂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剖宫产切口出现红肿渗液时,需用碘伏消毒液外涂并覆盖无菌敷料。

3、更换透气衣物

选择纯棉材质产妇服和哺乳内衣,避免化纤织物加重闷热感。产后出汗较多时可使用纱布腹带替代塑身衣,每3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床单被罩每周更换2次,使用阳光暴晒或高温烘干消毒。

4、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洋葱、大蒜等气味强烈食物的摄入,增加酸奶、纳豆等含益生菌食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尿液浓度,适量进食冬瓜、红豆等利水食物。哺乳期避免过量补充蛋白质粉,可能加重代谢产物异味。

5、及时就医检查

若异味伴随发热、腹痛或恶露异常,需排查子宫内膜炎或胎膜残留。白带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性阴道病(甲硝唑栓适用)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克霉唑阴道片适用)。泌尿系统感染需进行尿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产后6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使用产褥期护理垫吸收分泌物。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功能,哺乳时采取正确姿势减少乳房闷汗。异味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瘙痒疼痛时,需到妇产科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和B超检查,排除病理因素后可通过中药坐浴调理,常用药材包括苦参、黄柏、蛇床子等具有燥湿杀虫功效的成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房周围疼是什么原因

乳房周围疼痛可通过热敷、调整内衣、放松心情等方式缓解,可能由生理性因素、乳腺增生、乳腺炎、外伤、激素波动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因素: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乳房周围疼痛,通常表现为周期性胀痛。热敷、按摩、减少咖啡因摄入等方式可缓解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2、乳腺增生:乳腺组织增生可能导致乳房周围疼痛,通常表现为肿块或结节感。调整饮食、减少压力、服用维生素E等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他莫昔芬片10mg/次,每日2次或逍遥丸6g/次,每日2次。 3、乳腺炎:乳腺感染可能引起乳房周围疼痛,通常伴随红肿、发热等症状。热敷、保持乳房清洁、多饮水有助于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3次或头孢克肟片200mg/次,每日2次。 4、外伤:乳房周围受到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或瘀伤。冷敷、避免剧烈活动、使用云南白药喷雾剂有助于缓解症状。 5、激素波动:怀孕、哺乳期或更年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引起乳房周围疼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胀痛。调整内衣、避免紧身衣物、进行轻度运动如瑜伽或散步有助于缓解不适。 乳房周围疼痛时,建议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鱼类,避免高脂高糖饮食。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