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如何治疗过敏性皮炎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治疗过敏性皮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过敏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皮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皮炎患者需明确并远离致敏物质,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化妆品成分等。日常建议穿纯棉衣物,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针对性规避,严重者可考虑佩戴防护口罩或手套。

2、外用药物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缓解红肿瘙痒;慢性皮损可选择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涂后轻柔按摩至吸收。

3、口服药物

中重度患者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控制瘙痒;顽固性病例可能需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软胶囊适用于广泛皮损。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通过抑制局部免疫反应改善皮损。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初始剂量根据皮肤类型调整,疗程通常为2-3次/周,累计15-20次。可能出现暂时性干燥、红斑等不良反应。

5、中医调理

血虚风燥证可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蕴肤证宜选龙胆泻肝汤。外治可尝试苦参、黄柏等煎汤湿敷,或青鹏软膏等藏药外用。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调节气血。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使用偏方加重病情。

过敏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度搔抓,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压力过大可能诱发加重,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体温37.3算不算发烧

儿童体温37.3摄氏度属于正常体温上限,通常不算发烧。儿童正常腋温范围为36-37.3摄氏度,耳温或肛温可能略高0.3-0.5摄氏度。体温受活动、穿衣厚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需结合儿童精神状态综合判断。

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剧烈运动、哭闹、进食后或穿盖过多可能导致短暂体温升高至37.3-37.5摄氏度,安静休息15-30分钟后复测多可恢复正常。若伴随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咳嗽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性疾病早期表现。持续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或波动上升时,应考虑测量误差排除后按发热处理。

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儿童,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时需擦干汗液并夹紧5分钟,耳温枪需对准鼓膜测量。不建议使用水银体温计以防破碎风险。若体温持续高于37.5摄氏度或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