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吃荔枝上吐下泻怎么办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荔枝上吐下泻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吃荔枝上吐下泻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使用止泻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过量食用荔枝、果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食物变质、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补液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儿童或老年人脱水风险较高,家长需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2、调整饮食

症状缓解前应暂停食用荔枝,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减轻胃肠负担。待呕吐停止后逐渐过渡至稀饭、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及辛辣刺激食物。对果糖不耐受者,家长需注意限制儿童单次摄入荔枝数量。

3、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散(Ⅲ)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该药物含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能调节肠道水钠吸收。但严重呕吐无法口服或伴意识障碍者禁用,需静脉补液治疗。

4、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及病原体,缓解腹泻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果糖吸收不良。盐酸洛哌丁胺胶囊通过抑制肠蠕动止泻,但细菌性腹泻患者慎用。

5、就医治疗

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意识模糊等表现,可能合并急性胃肠炎或过敏休克,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便常规等检查,严重程度给予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

日常应控制荔枝单次食用量,成人每日不超过10-15颗,儿童减半。食用前充分清洗去除表面保鲜剂,避免空腹或与高蛋白食物同食。过敏体质者初次尝试需观察有无口唇发麻等过敏征兆,储存时注意冷藏防止霉变。症状缓解后1-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帮助胃肠功能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动脉导管未闭对小孩有什么影响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导致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问题。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未闭合,主要有心脏杂音、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多汗、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情后遵医嘱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对儿童的影响程度与导管粗细、分流量大小有关。较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中等大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导致儿童易疲劳、活动后气促、反复发生支气管炎或肺炎。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引起明显的心力衰竭表现,如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肝脏肿大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动脉导管未闭若未及时治疗,长期存在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随着病情进展,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可能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此外,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较高,任何侵入性操作前都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心脏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保证充足营养,可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治疗方式需根据患儿年龄、导管大小及临床表现选择,包括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或外科手术。早发现、早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后能获得良好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