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刚出生打的是什么针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刚出生打的是什么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刚出生一般会接种三种针剂,分别是乙肝疫苗、卡介苗,以及维生素K1针剂,这些针剂旨在预防常见疾病并保障宝宝健康。
1、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接种的疫苗,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播,如果不进行预防,新生儿感染乙肝的风险较高,并可能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癌。乙肝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后续还会在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以激发长效免疫力。接种点通常位于婴儿大腿外侧,接种后通常没有明显不适,但如果注射部位红肿或发热,应联系
2、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这种疾病可以通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或其他器官。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的24小时至1个月内接种卡介苗,这能有效降低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风险。接种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微红肿,几周后形成浅表性脓疱,这是正常现象,无需特别处理。接种点一般选择上臂外侧中部。
3、维生素K1针剂
新生儿出生时,体内维生素K储备较少,而这种维生素对于参与血液凝血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K1针剂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如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等。通常在宝宝出生后即注射,几乎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上述三种针剂具备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暴露于母婴传播及外界感染中的健康风险。父母应注意配合医生及时完成接种,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新生儿接种的针剂关系到其初期健康的基础防线,每位家长都需要重视接种的时间与规范。如果宝宝在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守护宝宝的健康,从出生的第一针开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肚子硬硬的 鼓鼓的 怎么回事

新生儿肚子硬硬的、鼓鼓的可能由生理性胀气、喂养不当、消化不良、便秘、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胀气:新生儿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容易产生胀气,导致肚子鼓胀。此时可通过轻柔的腹部按摩帮助排气,如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 2、喂养不当: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瓶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宝宝吞入过多空气,引起腹胀。建议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确保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倾斜角度适中,减少空气吸入。 3、消化不良:新生儿消化系统较弱,容易因食物消化不良而产生胀气。母乳喂养的妈妈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油腻或易产气的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尝试更换为易消化的奶粉。 4、便秘:新生儿排便不畅可能导致肚子鼓胀。可通过增加喂奶量、适当补充水分或使用婴儿专用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5、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肚子硬鼓并伴有呕吐、哭闹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采取胃肠减压、输液或手术治疗。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保持腹部温暖,避免过度包裹。母乳喂养的妈妈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选择低乳糖或部分水解奶粉,减少肠道负担。适当进行被动操或轻柔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