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小孩子阴囊疝气可通过保守观察、疝气带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阴囊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压增高、先天性发育异常、结缔组织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守观察一岁以内婴幼儿若疝囊较小且无嵌顿风险,可暂不处理,建议家长定期观察肿块变化,避免剧烈哭闹或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2、疝气带固定适用于暂不适合手术的患儿,家长需每日正确佩戴医用疝气带压迫疝环,需注意局部皮肤护理,防止压疮或肠管受压缺血。
3、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疼痛明显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禁止自行用药。
4、手术治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或开放疝修补术适用于反复嵌顿或两岁以上患儿,手术可能与鞘状突未闭锁、腹横筋膜缺损有关,常伴阴囊肿胀、呕吐等症状。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三个月,饮食多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排除复发可能。
肾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引发严重梗阻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是否需要开刀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合并感染以及肾功能受损程度。
1. 结石大小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石难以自行排出,可能卡在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
2. 梗阻程度结石引起完全性尿路梗阻超过2周,可能导致不可逆肾功能损伤。此时需紧急解除梗阻,常采用输尿管支架置入或手术取石。
3. 合并感染结石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或脓肾时,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需在抗感染同时通过手术清除感染灶,常见术式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4. 特殊位置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鹿角形结石易造成持续损害。即使无症状,直径超过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也建议手术干预。
术后需增加每日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