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诊断是由哪些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诊断是由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诊断主要有体液过多、营养失调、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焦虑等。

1、体液过多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体内水钠潴留导致体液过多。护理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患者需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

2、营养失调

患者常因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需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千克体重。可选用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限制植物蛋白摄入。同时补充足够热量,每日30-35千卡/千克体重,以防蛋白质分解供能。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3、活动无耐力

贫血和代谢废物蓄积可导致患者乏力。护理需评估患者活动耐受程度,制定渐进式活动计划。急性期保证充分卧床休息,缓解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

4、潜在并发症

重点预防感染、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等并发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受凉;监测血压变化,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限制液体入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评估肾功能。

5、焦虑

疾病长期性和预后不确定性易引发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耐心解释病情,指导放松技巧如深呼吸、音乐疗法。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必要时转介心理科进行专业干预。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避免劳累、感染等加重因素,规律监测血压和尿常规。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诊评估肾功能进展,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舒缓运动有助于病情控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减肥能改善肾功能衰竭病情吗

减肥可能有助于改善肾功能衰竭病情,但需结合具体病情和医生指导进行综合干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体重管理需谨慎,过度减重可能加重营养不良风险。

对于肥胖或超重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适度减重可减轻肾脏负担。肥胖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增加蛋白尿风险,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缓肾功能恶化。建议通过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结合有氧运动逐步减重,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氮质血症。临床研究显示,体重下降5%-10%即可显著改善肾小球滤过率。

营养不良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则不宜刻意减重。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随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此时需要维持足够热量摄入。快速减重可能导致肌肉分解代谢加速,反而升高血肌酐水平。血液透析患者更需保持合理体重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这类人群应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

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减重计划前必须评估营养状态和疾病分期。建议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调整饮食方案时需同步考虑血钾、血磷等电解质平衡。运动处方应以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横纹肌溶解。所有干预措施均需在肾内科医生和临床营养师共同指导下开展,不可自行采用极端减重方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