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骺和骨质增生的区别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骺和骨质增生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骺和骨质增生是两个常常被混淆的医学术语,但它们在定义、发病原因、症状和治疗方式上有显著区别。骨骺是骨骼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由软骨组织构成,负责骨的生长。而骨质增生则是骨骼边缘因退变而产生的骨性增生物,常见于关节退变。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1、定义方面,骨骺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属于生长板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促进骨骼的生长。它通常在青少年时期活跃,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闭合。骨质增生则是骨骼边缘因摩擦或退变而产生的增生物,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表现。
2、发病原因上,骨骺的形成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受到营养状况和运动量的影响。营养不良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骨骺发育不良。而骨质增生通常是长期劳损、关节退变或慢性炎症的结果。它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关节过度使用、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
3、症状方面,骨骺病变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和肿胀,尤其是在受到按压时疼痛加剧。骨质增生则常引起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持续的疼痛,影响日常活动。
4、在治疗上,骨骺病变可以通过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塞来昔布胶囊来缓解疼痛。对于骨质增生,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吲哚美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骨骼健康,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骨骺问题和骨质增生的重要措施。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还能有效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疗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糖皮质激素短期干预、生物靶向治疗调节免疫等方式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感染触发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布洛芬等药物可减轻关节疼痛肿胀,适用于轻中度症状,需警惕胃肠黏膜损伤。

2、抗风湿药物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等可延缓关节破坏,起效较慢需长期服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急性发作期短期控制炎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4、生物靶向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等针对特定炎症因子,适用于传统药物无效者。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适度关节活动,避免寒冷潮湿环境,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关节影像学评估疗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