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什么时候做眼病的筛查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时候做眼病的筛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申家泉
申家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眼病筛查建议从新生儿期开始定期进行,筛查时间主要分为出生后72小时内、3-6岁学龄前阶段、40岁后中老年阶段、糖尿病等高风险人群的专项筛查四个关键期。

1、新生儿期

出生后72小时内需完成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新生儿眼病筛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应增加视网膜血管发育评估。

2、学龄前期

3-6岁儿童每半年检查视力、屈光及眼位,重点筛查弱视、斜视等发育性眼病,家长需关注孩子异常用眼行为。

3、中老年期

40岁起建议每年检查眼压、眼底,筛查青光眼和黄斑变性;50岁后需增加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老年性眼病评估。

4、高风险期

糖尿病患者每年需做眼底造影,高度近视者每半年检查视网膜裂孔,长期服用激素药物者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日常注意用眼卫生,出现视物模糊、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筛查间隔可根据个体情况由眼科医生调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散光恢复最简单的方法

散光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使用角膜接触镜、进行视力训练、接受屈光手术等方式恢复。散光通常由角膜形态异常、晶状体调节失衡、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佩戴矫正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散光矫正方式,通过柱镜片中和角膜不规则屈光力。建议选择非球面镜片减少视物变形,需定期复查调整度数。

2、使用角膜接触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可重塑角膜表面屈光状态,尤其适合中高度散光。需严格遵循佩戴时长和清洁规范,避免角膜感染。

3、进行视力训练

通过调节聚焦训练可改善轻度散光引起的视疲劳。常用方法包括远近交替注视、眼球旋转运动等,需每日坚持训练。

4、接受屈光手术

激光角膜切削术或眼内镜植入适用于成年后度数稳定的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厚度和眼底状况,术后需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

保持良好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眼健康。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验光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