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核磁共振检查一般可以看到肌腱炎,是诊断肌腱炎的常用影像学手段之一。
核磁共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高分辨率软组织图像,能清晰显示肌腱结构。对于肌腱炎,核磁共振可观察到肌腱增粗、信号异常等特征性改变,同时能评估周围滑囊、骨髓的水肿情况。急性期肌腱炎表现为肌腱内高信号影,慢性期则可见肌腱变性、钙化等表现。该检查对软组织对比度优于X线和CT,尤其适用于肩袖、跟腱等深部肌腱的炎症评估。
部分早期或轻度肌腱炎可能在核磁共振上表现不典型,此时需结合超声检查。超声具有动态观察优势,可实时评估肌腱活动状态下的损伤情况。对于肌腱附着点的微小撕裂或炎症,高频超声的分辨率可能优于核磁共振。但核磁共振在评估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等伴随病变方面更具优势。
建议出现肌腱部位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核磁共振、超声或X线等检查方式。检查前需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等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确诊后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等方式综合治疗,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