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可导致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及皮肤病变,危害涉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主要危害包括视力丧失、肾功能衰竭、感觉异常和伤口难愈。
1、视网膜病变高血糖损伤视网膜毛细血管,引发渗出、出血及新生血管增生,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定期眼底检查,控制血糖血压,药物可选用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雷珠单抗。
2、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出现蛋白尿,逐渐进展为肾衰竭。表现为水肿、血压升高,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药物可用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达格列净。
3、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导致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严重者出现足部溃疡。需加强足部护理,药物选择甲钴胺、硫辛酸、普瑞巴林。
4、皮肤病变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影响营养输送,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及感染风险增加。表现为局部色素沉着、伤口迁延不愈,需保持皮肤清洁,药物可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莫匹罗星软膏。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及眼底,日常注意足部保护与皮肤保湿,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血糖波动。
血糖高患者不建议食用香蕉。香蕉含糖量较高,可能引起血糖波动,但若血糖控制稳定可少量食用,需搭配蛋白质或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
1、含糖量高每100克香蕉含约12克糖分,升糖指数为中等偏高,直接食用易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建议选择青香蕉或搭配坚果食用。
2、碳水化合物结构香蕉中葡萄糖和果糖占比较高,消化吸收速度快。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需监测食用后2小时血糖变化。
3、钾元素影响香蕉富含钾元素,糖尿病肾病患者需限制钾摄入。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食用,防止高钾血症风险。
4、替代方案可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替代,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食用时间建议放在两餐之间,避免与主食同食。
血糖高人群日常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均衡饮食,香蕉等水果摄入需纳入全天碳水化合物总量计算,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