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干槽症的前兆主要表现为拔牙后几天内出现剧烈疼痛、口腔异味、血凝块脱落或愈合迟缓。患者应尽早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注意护理口腔卫生,减少刺激创口的行为。
1、疼痛的发生
干槽症通常在拔牙后2-4天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不同于普通的术后不适,而是向耳朵、头部或下颌辐射的深入性疼痛。这是因为拔牙窝的血凝块意外脱落后,裸露的牙槽骨直接接触外界,对神经造成持续刺激。如果察觉到术后疼痛突然加重,可能就是干槽症的早期表现,需及时告知
2、口腔异味或不适
干槽症患者常有口腔异味,部分患者甚至会感到口腔中伴随浓烈的铁锈味或化脓症状。这是由于拔牙窝暴露后,被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平日应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进入创口并滋生细菌。
3、血凝块丢失或愈合迟缓
血凝块的脱落是干槽症的核心原因。正常的拔牙创口应该保留完整血凝块作为屏障,促进组织愈合。如果血凝块意外脱落,就会导致牙槽骨暴露,引发干槽症症状。愈合缓慢也可能预示着干槽症的到来,尤其是创口迟迟没有结痂甚至显现灰白色分泌物时,应尽快告知
护理和解决办法
1、避免吸吮和过度漱口: 在术后72小时内,不要吸烟、饮用吸管饮品或剧烈漱口,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血凝块移动或脱落。
2、保持口腔清洁: 温水淡盐水漱口有助于缓解疼痛和预防感染,忌用过热或过冷的水。
3、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明显的干槽症前兆,医生可能会清理拔牙窝并使用药物敷料帮助缓解疼痛,例如丁香油、止痛药等。
干槽症是一种需要密切观察和尽早干预的拔牙后并发症,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确保就医并遵从医嘱,同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促进口腔愈合可有效改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