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牙根疼痛可能由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牙隐裂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 龋齿: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龋洞,刺激牙髓神经引发疼痛。治疗需清除腐质后填充树脂或嵌体修复,常用药物包括丁香油酚、樟脑酚、氟化钠甘油。
2. 牙周炎:牙菌斑导致牙龈及牙槽骨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牙根暴露敏感。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局部使用甲硝唑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3. 根尖周炎: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咬合痛和持续性跳痛。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急性期可服用布洛芬、阿莫西林、甲硝唑缓解症状。
4. 牙隐裂:牙齿表面微小裂纹深入牙本质层,冷热刺激时产生锐痛。早期可通过全冠修复保护患牙,严重者需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定期口腔检查,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持续疼痛超过3天或伴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
口干口苦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口干口苦通常由饮水不足、口腔卫生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习惯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避免长时间说话或张口呼吸,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口腔黏膜干燥。
2、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冬瓜、梨等生津食物,餐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药物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胃酸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嗳气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等药物。
4、中医调理肝胆湿热可能与胆囊炎、胆结石有关,通常表现为胁痛、黄疸等症状,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等中成药。
持续超过一周未缓解或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建议到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