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卧床老人得了褥疮怎么办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卧床老人得了褥疮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申剑
申剑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卧床老人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伤口清创、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褥疮通常由局部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感染等原因引起。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老人变换体位,使用减压垫分散骨突部位压力。保持床单干燥平整,避免皮肤与潮湿表面长期接触。

2、伤口清创

对已形成的褥疮需进行专业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浅表溃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深部感染需由医护人员进行外科清创。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细菌定植。重度感染需静脉输注抗生素。

4、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可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必要时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护理过程中需每日观察创面变化,记录大小深度,出现发热、渗液增多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建议使用气垫床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五个月宝宝不会翻身怎么回事怎么办

五个月宝宝不会翻身可能与发育节奏差异、肌张力不足、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肌肉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主动训练、物理治疗、营养补充、医学干预等方式改善。

1、发育节奏差异:

部分婴儿大运动发育稍晚于同龄儿,家长需每日帮助宝宝进行俯卧抬头、侧身引导等训练,无须过度焦虑。

2、肌张力不足:

低肌张力会影响翻身动作完成,建议家长通过按摩四肢、温水浴刺激肌肉活性,若伴随喂养困难需就医评估。

3、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可能与围产期缺氧或遗传代谢病有关,表现为动作发育落后合并反应迟钝,需儿科神经专科进行发育评估和康复训练。

4、先天性肌肉疾病:

如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通常伴有全身肌无力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并尽早开始多学科干预。

家长应记录宝宝日常运动表现,保证维生素D和钙质摄入,避免过度包裹限制肢体活动,持续2周无改善需儿童保健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