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破水后肚子不痛时,分娩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破水即胎膜早破,具体分娩时间与孕周、胎儿状况及宫缩强度有关。
胎膜早破后若无宫缩,部分孕妇可能在12-24小时内自然发动宫缩。孕周超过37周且胎儿头位时,多数会在破水后48小时内进入产程。此时需监测体温、胎心及羊水性状,避免长时间破水导致感染风险。若破水后24小时仍未临产,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缩宫素催产。
孕周不足37周或存在胎位异常时,分娩时间可能延迟更久。此时需绝对卧床减少羊水流失,同时接受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促胎肺成熟治疗。若胎儿出现缺氧迹象或母体发生感染,则需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
破水后无论是否出现腹痛,均需立即平卧并就医。避免站立行走或盆浴,防止脐带脱垂。住院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羊水浑浊等感染征象。根据产科评估选择自然分娩或手术干预,确保母婴安全。
吃饭想吐没胃口可能由消化不良、精神压力、胃炎、妊娠反应等原因引起。
1. 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反酸。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促胃肠动力药。
2. 精神压力焦虑紧张会抑制消化液分泌,出现食欲减退伴恶心感。需调节情绪保证睡眠,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症状持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3. 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药物刺激可能导致胃黏膜炎症,常伴随上腹痛。需完善胃镜检查,可选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
4. 妊娠反应孕早期激素变化会引起晨起恶心呕吐,建议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B6,严重呕吐需监测尿酮体,禁用甲氧氯普胺等孕妇慎用药物。
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体重下降需就医,日常可食用山药粥、姜茶等温和食物,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