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新生儿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鹅口疮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口腔护理、哺乳卫生管理、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卫生条件不佳的新生儿。

1、局部抗真菌治疗

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患处,克霉唑口腔药膜贴敷,或咪康唑凝胶局部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口腔护理

哺乳前后用温开水清洁婴儿口腔,棉签蘸取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黏膜。避免用力刮擦导致黏膜损伤加重感染。

3、哺乳卫生管理

母乳喂养前清洁乳头,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母亲若存在乳头真菌感染需同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4、增强免疫力

保证婴儿充足睡眠,按需喂养维持营养摄入。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者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D制剂。

治疗期间避免婴儿接触安抚奶嘴等可能藏匿真菌的物品,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拒食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晚上睡觉磨牙是什么病

小孩晚上睡觉磨牙可能与情绪紧张、牙齿咬合异常、肠道寄生虫感染、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儿童睡眠期节律性咀嚼肌运动。

1. 情绪紧张

学习压力或家庭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儿童焦虑,表现为夜间磨牙。建议家长通过亲子游戏、睡前阅读帮助孩子放松,无须药物干预。

2. 牙齿咬合异常

乳恒牙交替期可能出现暂时性咬合不平衡,刺激咀嚼肌异常收缩。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进行咬合矫正。

3. 寄生虫感染

蛔虫等寄生虫产生的毒素可能刺激神经反射弧,引发磨牙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磷酸哌嗪宝塔糖等驱虫药。

4. 神经发育异常

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可能与磨牙症相关,常伴有睡眠障碍。需儿科神经专科评估,必要时采用氯硝西泮、氟哌啶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

日常注意减少睡前兴奋活动,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驱虫预防。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