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没感冒却一直咳嗽可能由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治疗、抑酸药物、局部消炎、支气管扩张剂等方式缓解。
1、过敏性鼻炎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可能导致慢性咳嗽,表现为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干咳。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同时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2、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咽喉部会引起夜间平卧时咳嗽加重,可能伴随反酸烧心。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控制胃酸,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3、慢性咽炎长期用嗓过度或烟酒刺激导致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出现咽干痒伴阵发性呛咳。可用西地碘含片、咽炎喷雾剂、蓝芩口服液缓解症状,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4、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引发刺激性干咳,夜间或运动后加重,可能伴喘鸣音。需长期规律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茶碱缓释片控制炎症。
持续咳嗽超过8周建议完善胸片或肺功能检查,日常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冷空气及油烟刺激,咳嗽期间暂停剧烈运动。
感冒引起耳朵听不见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鼓膜积液、突发性耳聋等因素有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感冒时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咽鼓管通气受阻,引发耳闷、听力下降。可通过热敷鼻部、咀嚼口香糖缓解,严重时需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减轻充血。
2、急性中耳炎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可能伴随耳痛、发热。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必要时行鼓膜穿刺引流。
3、鼓室积液咽鼓管阻塞导致中耳负压,浆液渗出形成积液。可尝试捏鼻鼓气促进引流,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需考虑鼓膜置管术,常用药物包括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4、突发性耳聋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内耳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突发听力下降伴耳鸣。需在72小时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配合高压氧治疗。
感冒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出现耳部症状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游泳及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