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护理计划

|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支气管肺炎护理计划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支气管肺炎护理计划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病情监测等措施。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其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对于痰液黏稠者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必要时配合叩背排痰。婴幼儿可采取体位引流,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避免使用镇咳药物抑制咳嗽反射,痰多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2、合理氧疗

对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1-2升/分,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时,需保持呼吸道湿润,定期检查氧疗装置是否通畅。家长需特别注意婴幼儿氧疗时的安全,避免氧气管压迫皮肤或发生意外脱管。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证每日足够液体摄入,成人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儿童按体重计算补液量。发热患者可适当增加补液量,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Ⅲ。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表现,必要时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4、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蛋白质可选择鸡蛋羹、鱼肉泥等优质蛋白来源,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食欲减退时可暂时减少单次喂养量,增加喂养频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咳嗽。

5、病情监测

每日测量并记录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咳嗽性质、痰液量和颜色变化。注意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改变等病情恶化表现。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胸片评估治疗效果。家长需学会识别婴幼儿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危险征兆,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支气管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烟雾和冷空气刺激。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注意手卫生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出院后定期随访,出现发热、咳嗽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掌握正确的拍背排痰方法和喂养技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跳快心慌胸闷气短焦虑

心跳快、心慌、胸闷、气短和焦虑可能由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生活方式、疾病状态和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调节、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心理因素: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心慌等症状。建议通过深呼吸、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情绪压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0.4mg/次或帕罗西汀片20mg/次。 2、生理因素:熬夜、过度疲劳等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 3、生活方式:饮食不规律、咖啡因或酒精摄入过多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减少咖啡、浓茶和酒精的摄入,增加富含镁和钾的食物如香蕉、坚果,保持饮食清淡。 4、疾病状态: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跳快、心慌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查,遵医嘱服用药物如美托洛尔片25mg/次或甲巯咪唑片10mg/次。 5、环境刺激:高温、缺氧等环境因素可能引发不适。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加湿器。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和绿叶蔬菜,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