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泻

腹泻两天应该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腹泻两天应该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春香
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你的症状考虑是慢性肠炎。可以服克克常规药物、胃肠灵等治疗,或者肌肉注射常规药物,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患者面对肛肠科的困扰时,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检查以及治疗,不要避讳就医,如果肛肠科久治不愈,那么就要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海鲜就腹泻是怎么了

吃海鲜后腹泻可能与食物过敏、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中毒等因素有关。海鲜属于高蛋白食物,部分人群可能对其中的异种蛋白过敏,导致免疫反应引发腹泻;若海鲜未充分加热或储存不当,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刺激肠道黏膜;生食海鲜还可能感染寄生虫如异尖线虫,破坏肠道屏障功能;部分人群因胃肠敏感或乳糖不耐受等基础问题,食用海鲜后易出现消化功能失调;变质海鲜产生的组胺等毒素也会直接刺激肠道蠕动加快。

1、食物过敏

海鲜中的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等蛋白质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典型表现为进食后30分钟内出现腹痛、水样泻,可能伴随皮肤瘙痒或荨麻疹。过敏体质者需避免再次接触同类海鲜,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注射肾上腺素。家长需注意儿童首次尝试海鲜时应少量测试。

2、细菌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常见于未煮熟的贝类,感染后4-24小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和血便;沙门氏菌污染多见于生鱼片,可导致持续发热和黏液便。此类感染需粪便培养确诊,轻症可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重症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处理海鲜时需做到生熟分开,100℃加热至少5分钟。

3、寄生虫感染

生食三文鱼等可能感染异尖线虫幼虫,其在肠壁钻附可引发持续绞痛和血便。华支睾吸虫多见于淡水鱼生,感染后2-4周出现慢性腹泻。确诊需粪便虫卵检测,治疗常用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等驱虫药。预防需将鱼类冷冻于-20℃超过24小时,或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60℃。

4、胃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用高脂海鲜后,可能因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多诱发腹泻。乳糖不耐受者摄入含乳制品的海鲜酱料也会出现渗透性腹泻。此类情况可短期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配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调节肠道微生态。建议记录饮食日志排查特定诱因。

5、食物中毒

组胺中毒常见于不新鲜的金枪鱼、马鲛鱼,表现为进食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面部潮红和喷射状呕吐。雪卡毒素污染的海产品可导致温度感觉倒错等神经症状。中毒需立即催吐并就医,严重时需洗胃和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抗炎症反应。

日常应选择眼球清亮、鳃鲜红的海鲜,烹饪前用盐水浸泡去除表面污染物。腹泻期间建议食用低渣饮食如米汤、苹果泥,避免高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若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腹泻伴发热、血便,或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干,需立即就医进行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过敏体质者初次尝试新品种海鲜时,建议先小剂量试吃并备好抗过敏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