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功能不全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心功能不全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心功能不全是一个危急症状,尤其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发生之后应迅速抢救,主要的治疗措施如下: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2.吸氧: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或者面罩加压给氧。3.注射吗啡,可以用5到10毫克,不仅可以镇静、改善通气状况,还可以迅速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但是出现神志障碍、慢性肺部疾病的时候不能使用。4.快速利尿,可以使用呋塞米20到40毫克静脉注射,通过利尿、扩张静脉的作用,可以缓解肺水肿的状况。5.使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心室前后负荷,缓解肺淤血。一般经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药物静脉滴注。6.洋地黄类药物使用。对于快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并且已经出现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病人,西地兰是最佳的选择。7.扩张支气管:可以使用氨茶碱或者茶碱类药物。8.对因治疗:急性症状缓解之后,应该针对诱因以及基本病因进行相关的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海绵状血管瘤会出血吗

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会出血,但概率较低。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畸形的一种,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癫痫或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出血风险与病灶位置、大小及个体差异有关,常见于脑部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多表现为慢性渗血或微小出血,通常不会造成急性大量失血。病灶位于脑干、基底节等关键区域时,即使少量出血也可能引发严重神经症状。反复微小出血可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积,刺激周围组织形成胶质增生。患者可能因出血出现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言语障碍。

极少数情况下,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多见于合并静脉畸形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妊娠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外伤或剧烈运动后偶见诱发出血,但多数自发性出血与血管壁结构异常直接相关。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因基因突变导致血管内皮缺陷,出血概率略高于散发病例。

建议确诊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外伤。出现新发神经症状或持续头痛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考虑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日常注意监测血压,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