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皮肤有伤口接触HIV病毒可能发生感染,但概率较低,感染风险主要与伤口类型、病毒载量、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
开放性伤口或深部刺伤因暴露面积大、局部免疫屏障破坏严重,感染风险高于表皮擦伤。建议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
接触血液、精液等高病毒载量体液的风险显著高于唾液、汗液等低载量体液。若暴露于高危体液,建议7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
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新鲜伤口接触新鲜体液的风险高于干燥体液。暴露后需评估接触时间窗,必要时进行HIV抗体检测。
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者感染风险增加。此类人群暴露后应加强监测,可考虑延长阻断药物使用周期。
日常应避免直接接触他人血液体液,破损皮肤及时消毒包扎。发生高危暴露后须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必要时服用拉替拉韦、替诺福韦等阻断药物。
阴茎龟头接触到艾滋病患者唾液感染概率极低。艾滋病传播主要依赖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唾液中的病毒载量不足以构成感染风险。
艾滋病病毒在唾液中的含量极低,远低于感染所需阈值,且唾液中的酶类物质能抑制病毒活性。
完整皮肤黏膜能有效阻隔病毒侵入,若无开放性伤口或溃疡,病毒无法穿透物理屏障。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生殖道分泌物传播,唾液接触不属于高危暴露行为。
艾滋病病毒体外存活时间短,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失活,唾液干燥后病毒失去传染性。
建议避免高危性行为,发生疑似暴露后可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日常保持生殖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