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乳腺腺瘤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腺腺瘤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靖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乳腺腺瘤病人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压迫乳房、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乳腺腺瘤通常由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等原因引起,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局部硬结等症状。

1、调整饮食

乳腺腺瘤病人需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避免雌激素水平波动。适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卷心菜,其含有的吲哚类物质可能帮助调节雌激素代谢。每日饮水保持1500-2000毫升,限制咖啡因饮品摄入。合并肥胖者需控制总热量,维持体重在合理范围。

2、避免压迫乳房

选择无钢圈、纯棉材质内衣,减少局部摩擦和压迫。睡眠时避免俯卧位,防止乳房长时间受压。进行剧烈运动时可使用运动内衣提供支撑,但日常不宜穿着过紧胸衣。哺乳期患者需保持乳汁通畅,定时排空乳房。

3、保持情绪稳定

长期焦虑或抑郁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影响激素分泌。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诱发乳房胀痛等不适。

4、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监测腺瘤大小变化。40岁以上患者需结合钼靶检查,发现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等异常特征时及时活检。自查乳房应在月经结束后一周进行,采用指腹螺旋式触诊,注意比较双侧乳房差异。

5、遵医嘱用药

出现疼痛或生长较快时,医生可能开具乳癖消片、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调节内分泌。若伴随明显激素紊乱,可能短期使用他莫昔芬片等抗雌激素药物。禁止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避孕药物,所有用药需严格遵循处方剂量和疗程。

乳腺腺瘤病人应建立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注意观察乳房皮肤是否出现凹陷、橘皮样改变等异常体征。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影响乳腺微循环。术后患者需按医嘱清洁伤口,2周内避免提重物及上肢剧烈活动,出现发热、切口渗液等情况及时返院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癌属于什么科室

直肠癌属于肿瘤科和普外科的诊疗范畴,具体科室选择需根据医院的分科情况而定。在大型综合医院,肿瘤科主要负责癌症的诊断、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而普外科则负责手术切除等外科干预。在专科医院,可能设有专门的结直肠外科或胃肠外科。肿瘤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普外科医生则主要负责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等。患者初次就诊可选择肿瘤科或普外科,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1、肿瘤科:肿瘤科医生主要负责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化疗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注射液500mg/m²、奥沙利铂注射液130mg/m²、卡培他滨片1250mg/m²等。放疗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剂量为45-50Gy。靶向治疗药物有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mg/kg、西妥昔单抗注射液400mg/m²等。 2、普外科:普外科医生负责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主要有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等。姑息性手术包括造瘘术、短路手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位置、分期及患者全身状况。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3、多学科协作:直肠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肿瘤科、普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肿瘤科医生负责制定整体治疗方案,普外科医生负责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影像科医生通过CT、MRI等检查明确肿瘤分期,病理科医生通过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多学科会诊可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个体化。 4、康复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功能锻炼等。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咨询、团体治疗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腹式呼吸等功能锻炼,促进术后恢复。 5、随访监测:直肠癌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早期提示肿瘤复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复发或转移部位。随访频率根据肿瘤分期和治疗情况而定,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 直肠癌患者的日常护理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增强体质,促进康复。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共同面对疾病挑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